
2月22日,岑川镇团委、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卫健办、食安办、社工站携手在岑川镇中心小学开展“美好‘食光’,安全伴行”主题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。
在岑川镇中心小学教室内,镇卫健办主任、团委副书记秦豪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,向师生们科普正确辨别过期、未标注保质期等包装食品小知识,还教授他们如何识别食品安全标志,辨别“垃圾食品”“三无食品”“山寨食品”等问题食品,讲解其危害,引导师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健康食品,通过正规渠道购买食品。
据悉,岑川镇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,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两个责任”包保机制,持续加强对“一中三小”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督导检查。今年以来,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余人次,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主体14家次。
岑川镇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步,将继续强化对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经营户常态化监督检查,消除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同学们,让我们一起来当食品安全的小小宣传员和监督员吧!及时向身边的同学、亲人和朋友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。
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健康、安全的保证程度。包括三方面内容:
例:生物性污染、化学性污染、物理性污染等。
如:食品添加剂、食品生产配剂、介质以及辐射食品、转基因食品等。
例:伪造食品标识、缺少警示说明、虚假标注食品功能或成分、缺少中文食品标识(进口食品)等。
加工、制做食物之前,制做食物过程中,处理生的肉、禽、海产品、蛋和菜之后和处理熟食之前,都要洗手。另外如厕、接触宠物、处理垃圾之后,以及和吃饭前也要洗手。
温馨提示:洗手时要使用流动安全的水,然后用纸巾或干净的毛巾擦手。
清洗餐具和厨具时,用流动安全的水冲洗、晾干,并经常蒸煮消毒。
保持厨房空气流通,地面、洗菜池和冰箱内外要清洁;洗碗布、抹布用后,要及时彻底清洗,并经常更换。
生的肉、禽、蛋、海产品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或容器装好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;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、熟肉制品、罐头、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。
温馨提示: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,避免交叉污染。
处理食物的案板、刀具要分开使用,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。
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,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,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℃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。
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,要二次加热;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,特别是剩饭剩菜,也不能直接食用,一定要彻底加热,蒸、煮、热透。重复加热剩菜剩饭,最好不要超过一次。
食用食物前,要一闻二看三品。发现食物变色、变味、感官性状异常,应立即停止食用。
不到流动摊点和卫生条件差的餐馆就餐,应选择持有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或《小餐饮登记证》且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。
要合理搭配米、面、油、肉、蛋、奶、蔬菜、水果等,不食用“高盐、高糖、高油”等不利于健康的食物。
购买食品要注意查看标签标识,不购买过期、包装破损和感官性状异常食品,不购买“五毛”食品和“三无”食品(无生产日期、无生产厂家、无质量合格证)。
要珍惜粮食、文明消费,崇尚节约,抵制铺张浪费。
责编:凌峰
来源:岑川镇党政办
下载APP
分享到